文章详情

同济法学院怎么样?在哪个校区?

一、同济法学院怎么样?

同济法学院是非常有办学实力的学院。

同济大学法学教育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5年与德国合作培养的法政科学生。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正式成立法学院并当年招生。初创的同济大学法学院名家汇聚,首任院长胡元义是当时全国仅有的34名“部聘教授”之一,徐道邻、谢怀栻、陈盛清等也是声誉卓著。首批招收的学生于1949年3月毕业,是同济大学历史上第一批文科毕业生,在当时的法学教育来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1949年9月,顺应全国性高校院系调整需要,同济大学法学院整体调入上海其他高校,法学教育在同济大学一度中断。1994年,同济大学复建法律系。2009年,同济大学正式恢复法学院建设并且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

办学优势显著  

新时期的同济大学法学院是国家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上海市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主要由教授或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学院坚持为每名学生精选个人导师,倡导吸纳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

同济法学学科师资水平很高,现有教师几乎都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其中许多教师具有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教育背景或访问经历,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院每年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短期讲学、授课。  

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济大学法学院历来重视实践教育教学:开设了模拟审判、案例研讨、法律诊所、专业谈判等法律实训课程;长期聘请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实务部门人员给学生授课;设有不同类型的校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注重学科交叉

同济大学法学教育以“培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为总体定位,依托学校对德交流合作的传统以及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形成了德国(欧洲)法、城市建设与治理法制、科技法等特色方向,与汽车学院、交通学院联合进行无人驾驶的法律问题研究,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进行建筑与规划法的研究,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开展环境法方面的研究等。

二、同济法学院在哪个校区?

同济大学法学院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这是同济大学历史最悠久、学术资源最集中的主校区之一。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重要教育枢纽,四平路校区不仅承载着百年同济的深厚底蕴,也是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核心阵地。

作为同济大学的主校区,四平路校区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校图书馆馆藏的法律文献、中外文数据库以及电子资源对法学院师生全面开放。此外,校区定期举办“法学名家论坛”“跨学科沙龙”等活动,为师生搭建了与国内外法学专家交流的平台。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