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和学硕的区别在哪里?哪个难度大?
一、专硕和学硕的区别在哪里?
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主要是:
1、培养目标不同
学硕: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专硕: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这是一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
2、培养方式不同
学硕: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文化课的比重更大一些,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专硕: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这对于学生实践水平的提升很有帮助,实践学分比重较学术学位更大。
3、报考条件不同
学硕:报考条件为:
a、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b、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c、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d、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专硕:部分专业报考要求和学术硕士相同。
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条件为: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条件为: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报考条件为:
a、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b、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c、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招生专业不同
学硕:招生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学科,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专业方向。
专硕:招生专业比较有针对性,覆盖面相对来说少一些。
根据研招网“专业知识库”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警务、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城市规划、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中医、军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等,共计47个专业。
二、专硕和学硕的考研难度哪个难度大?
学硕的考研难度更大一些。
在考研的道路上,学术型硕士(学硕)和专业型硕士(专硕)的考取难度各有不同。对于希望继续深造的研究生来说,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至关重要。
学硕的特点:学术型硕士更看重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独立的学术创新能力。这类硕士通常会从本科阶段表现优异的学生中招收推荐免试生(保研),因此可供选择的名额相对较少。
以某年的招生计划为例,假设学硕和专硕合计招收20人,按照惯例,保研名额大约占一半,这意味着统考名额仅为10人。然而,到了九十月份,若保研人数意外增至15人,统考名额就会缩减至5人,这无疑增加了考取的难度。
专硕的情况:相比之下,专业型硕士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导向,招生名额相对宽松,适合希望在特定领域内发展的考生。虽然专硕的竞争也不容小觑,但由于其招生政策和方向的不同,整体上考取的难度会低于学硕。
发布于